WFU

網站頁籤

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

再被自己感動一次!(很敢講~

昨晚,跟嘉惠直播了她分享看她新書第一章的投射、反思與心得。直播前,可以感覺到自己的緊張,怎麼感覺到呢?(吃了好幾回零食、要晚晚回家的先生早點回家、不斷地預告小孩媽媽晚上要直播....)


直播前一天,嘉惠問我,「有沒有她可以為我在直播前貢獻的?」


(那個,英文小老師的人格,忍不住說文解字一下,「貢獻」這兩個字,用中文講好似有種過份強調感,但,你可以感覺一下contribution這個字,contribution是相對中性的一個用字,是投注/入在關係/事件中,肯認自己對其有所影響的一個字,可大可小,大部分是正面之意,也可以在熟悉的關係中,帶一點嘲諷的挖苦的表達。e.g. "Thank you for your contribution."、"What can I contribute to the live streaming?" 大部分是對事情的contribution,中文「貢獻」兩字的使用就對人、對事,好像都可以,都聽得懂? 如果以上我理解有誤,歡迎指正唷!)




回到現實對話,我跟嘉惠說,「你就把酒準備好就好囉!」實話是,我那時候其實也不知道要講什麼,只是一種「我知道我在醞釀,只需要安靜地去提取,就可以了!」而那也是一種跟嘉惠關係的信任,知道無論是什麼,我們都可以為對話有更多深度或廣度的貢獻。


這樣的信任感,我知道磨了很久。相信這人不會「一邊督導我,一邊聰康我,一邊扁我的自尊」;此外,以我這個人毛多的程度,完全可以辨識的出來這人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(沒辦法,我的能力還無法從「說一套做一套的人身上提取我需要的」)


總之,在這樣的準備狀態,我提取了,直播中,我想表達的三個重點。


(這其實是,直播前嘉惠提點大家可以做的事情,但,以前她講說要準備的東西,我真的都不甩她,因為我太想體驗「我自己可以」的力量了,哎呀!瞬間又多看懂了一點孩子的發展狀態了!而這次,我可以跟隨嘉惠的提點,有幾個我覺得自己很重要的能力有堆疊起來,一個是「我會講她的語言(使用她的能力建構取向的理論語言,我以前真的是超級不屑這種理論語言)」,另一個是「使用嘉惠的語言,可以協助我更具體地提取我想要表達的內容」,我在重複著經驗與堆疊這兩個能力與穩固。)


第一點,我看見自己走在心理師這個專業上,真是像極了青少年的發展狀態。跟嘉惠督導十年,像極了鬧彆扭的小孩,跟著她督導,但是,又沒有要用她教給我的調整。因為我心中期盼的是「我想要透過各種經驗,體驗我自己,同時,又想要在關係中被肯認!」但,要承認這個,以青少年的發展來說,真是太不酷了!


第二點,老早就聽嘉惠在說,「評估,是用來建立關係。」從撒無(台語),到現在可以運用在生活之中的各關係中。(哈!嘉惠在這段直播中,被我嚇到~)


第三點,當「青少年的發展任務」X「沒有談性的關係」,這兩點加乘在一起,當書中的性平事件到來時,真的是無力感大爆炸,無論是青少年本身、周邊家庭、學校、友伴人際系統,皆然。


最後,嘉惠問我,發展到此刻,回首再看這專業發展歷程,我怎麼想,怎麼看?我憶起,那個往山裡跑的自己,我不是專業的登山者,但,我憶起揹著背包,走在山徑上的自己。記得,自己體力不是很好,然而,在山裡,每一步,你都得自己走,或許,背包裡的重量可以分擔出去,但,分攤出去的羞愧感、對自我力量的懷疑、以及各種對於事前步好好準備的懊悔,在心裡的份量,絲毫都沒有比背包的重量輕。而,不知道為什麼,又有一股「什麼」,把自己再帶回去那個「我為什麼又揹著這重的要死,腳走得酸的要命」的路途上。

沒有要下什麼結論,而在昨天的直播,憶起這個自己,在此刻,覺得真的很幸福。




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

想被認回來的青澀

不知道是因為生日剛過,總是難免儀式性地會開箱回憶;還是,結婚紀念日也過了,懵然回首以十個年頭;或者是,耳邊還記得跟ㄤ說著,「沒想到,我們已經來到在一起的時光已超過彼此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時刻」;還是,最近跟孩子讀起遠古時代生命起源呆萌古生物演化劇場;還是,孩子問起「祖先」的概念;還是,最近瘋狂的聽,張學友的她來聽我的演唱會


總之,以下我要寫的這段回憶,一直騷擾我的思緒,彷彿吵著我要把它輸出。但,其實,「我」覺得要把它寫出來,其實有「危險」的感覺。一時間,好像也不知道「危險」什麼,只是覺得可能政治不太正確。(題外話,小孩那天問起「政治不正確」是什麼,真是好難解釋、「揶揄」也好難解釋。Sorry,我雙子座,我思緒跳躍。)





回憶畫面的入口是,一天,孩子說,「歐~ 如果你們沒有結婚在一起,那我們在天堂,就不知道要下來找誰當爸媽了耶!」、「那,你們就沒辦法有這麼可愛的小孩了耶!」(還要再加上一個裝可愛的表情)我跟ㄤ對孩子說,「對啊!謝謝你來當我們的小孩~」


過沒幾天,我跟ㄤ說,「我來寫一篇當初我們都不是跟最愛在一起,可以嗎?」誰知道,ㄤ馬上說,「當然當年是最愛在一起啊!」(求生慾這麼強.....很好......)我說,「ㄟ,才不是,你當年不是有一個跟你說為什麼不給我們一次機會的最愛?」ㄤ火速消失在我視線,去廚房收東西。


哎呀呀,其實,我得承認,是我自己掉進回憶之中。當年啊當年,我跟ㄤ已經在一起一段時間,有一個我好喜歡的他,出現。但,那時候,怎麼想,都覺得我離開ㄤ(當年的男友),是個天下最阿呆的決定。我想了超多理由,「你情緒這麼多,他情緒穩定,你覺得還有可能有人情緒這麼穩定嗎?可以你跟他生氣不講話,在手機裡靜默等你15分鐘以上嗎?(在那個沒有網路電話的時代,可以聽到錢一直掉的聲音)」、「你去跟你的最愛在一起,你會變得扁扁的,你會沒有你自己!」也會有災難化的想法,「你如果分手,那,你大概也不用玩社團了(我跟ㄤ同一個大學社團)」、「那,這些朋友怎麼辦?」、「你分手,就什麼都沒有了。」、「好像都是男追女,如果沒有被追,應該是我不夠好吧?」、「哎呀!你配不上人家啦!不用想了!」


當時,除了社團,沒有發展其他的友伴關係,也沒有什麼深交的關係可以談這種當時覺得是生死交關的題目、我也不知道可以找學諮中心談,更不可能去找家裡人講,我覺得很有可能會先被問,「為什麼成績這麼爛?」(真的,我大學成績爆炸爛.......)


現在回看,應該是幾乎是用貶抑地攻擊自己,告訴自己不可能,殺死/切斷/關閉自己心裡的某個渴望。那個渴望是想去體驗「我是有魅力/吸引力的嗎?」但,其實,用自卑感可以輕易地把這個渴望殺死,殺得乾乾淨淨。


我自己也忘了是如何永保安康地渡過了那段。懵然回想,又回到孩子的那個裝可愛的表情,「還好,你們有在一起,才有我們耶!」


生命安排的巧妙,如果沒有當時的膽小,我不會有現在的幸福。而,平行時空中,會不會有個當時大膽的我,活出另一個樣貌呢?


寫到此刻,我、知、道、了!是老闆的新書召喚出我的青澀回憶,一點一點讀著老闆的新書,回憶們如亡靈般的一一浮現,很恐怖。老闆寫到,主角心理師的一些內心戲的時候,我都會有一種「這會不會挖得太露骨」的害羞,殊不知,其實是閱讀時,撞擊到已經被歲月、日常埋藏到連自己都忘了的自己。


一邊隨著故事情節,一邊慨歎著,多希望,在那段青澀年歲裡,有一個成熟穩定的大人,可以創造出一個空間,讓我運作出我自己的力量。


在每個不確定的猶豫之中,人們會希望可以有個明確的決定,期待那可以像一盞明燈般拎著那猶豫不決,前進。有些人是這樣運作。但,在探尋關係中的我自己,似乎不是這樣運作。而,我是怎麼運作的呢?我只能說,我持續理解中,我,永遠是自己的頭號案主。


讀著書,再陪著年少的自己,再長大一次。 (是要長大幾次啦!)



2022年6月18日 星期六

減少trauma&drama的手足互動的心法紀錄

 一場寶可夢正式賽事的前一晚,孩子為著比賽練習著。


弟打夢幻牌(聽說是速度很快的牌.....),我不知道姊打什麼,但顯然姊還在熟悉牌組的佈局思考。弟投入卡牌的時間比姊多,對卡牌的運作、策略等等熟悉度也比較高。


第一局,姊自己評估打不贏,自己投降,當場大家有點傻眼,沒想到姊會這樣決定。姊收著牌,大家還在錯愕著姊的收手時,姊弟爸隨口講一下,剛剛的歷程。


弟說,"你之後「氣」不要跑這麼快,收一下,不要像瘋婆子一樣,就衝出去啦!"   姊說,"嗯,剛剛真的太急,沒想清楚前後的影響。"  姊知道時間晚了,她問爸,"不能再打一局了,對不對?" 爸說,"想再練習嗎?" 姊點點頭。爸說,"好啊! 雖然明天要早起,但,周末沒關係啦!"





兩人又再打了一局,姊佈局中有些躊躇,爸問弟,"這裡可以讓姊重新操作嗎?" 弟說,"可以啊!" 過程中,姊重新佈局,運用了前一局的學習,這局打贏的弟。弟也覺得這場姊姊有更知道怎麼剋他,蠻好的。


這個歷程中,我跟ㄤ坐在,姊的背後,ㄤ在旁邊,在第一局的賽後討論,ㄤ手放在我的膝蓋上,邊深呼吸,邊按了一下,我知道我們共同為這個歷程,感動著。


以下是解析何以感動之.....(預備備,開啟自我解析模式)


首先,兩個孩子的運作模式很不一樣。弟是直覺型,身體跑的比腦子快。姊的大腦會有一系列的判讀,之後,才會有行動。因此,生活之中,就會充滿各種「弟無辜,姊白眼」的互動。例如:餐桌上,弟放下杯子太大力,杯中的水噴濺到姊的手臂。或者,弟在彈簧床墊之間,想感受自己身體到底可以跳得多遠,即便弟完美落地也沒有跳到姊的床墊,但因為三個床墊是緊靠著的,所以,墊子間的震盪,其實,還是讓躺在中間墊子的姊,非常不舒服。姊會覺得,你怎麼會不知道我會被震到!? 弟說,可是我已經沒跳到你的墊子啦.......


因此,姊在寶可夢這種策略卡牌遊戲之中,姊是透過學習「概念」(有學過的、看過的、精熟的,就會;沒有以上經驗的,就空空的,不知道該怎麼想~);弟的呈現狀態則是一種直覺(去問他他怎麼決策,他有時候可以講得清楚,有時候會覺得回想很麻煩)


他們兩者運作模式的不同,我一直固定在「弟身體跑比較快,姊大腦跑比較快」的標籤,想呈現「沒有誰對誰錯,就只是因著不同而碰撞出來的狀態,然後,我們都在練習、再練習找到更好的合作、和好的方法。可以覺得生氣、可以覺得不舒服,也不需要在沒有意願的狀況下,和好。(因為"咩宋"是維持自我界線與自尊的重要情緒力量)。」


總之,兩個人有衝突,我跟ㄤ以盡可能地踩著「沒有減損誰的真實」的位置。


我不確定是不是反覆踩踏在這個位置,讓孩子經歷即便互動過程中,有時我們會不舒服,但,對彼此沒有「怨念」。因此,孩子們可以粉發自內心地覺得「對方很棒!」例如:某次,我跟姊對話時,姊很自然地說,「我覺得弟真的...(顯示為娘的忘了是什麼)很厲害!」


印象中,我是很讚嘆姊可以自然流露出這個讚美,並且,沒有因著這個看見,而連動去到自我貶抑或懷疑。


這樣對對方的讚嘆,我在弟身上也有看到。


此外,他們兩個是用很中性的狀態,在接收對方的觀察跟建議。老實說,蠻多時候,這點我自己其實很難做到。超級多在這種對方要告訴我些什麼我可以調整之處的時候,我心裡會有各種trauma & drama的聲音,「現在是怎樣,輪到你來教我?」、「你以為你多厲害?」(彷彿看見ㄤ的迷之音,「對啊!超不能被講的......」)


孩子彷彿我的專屬校準Baseline,在孩子身上,我學習很多。(實話是,就覺得跟孩子互動真是時時刻刻是照妖鏡啊,雖然已心累,但又同時很有收穫。)